湖北融媒网讯(向丹娇)今年上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时至今日,疫情“黑天鹅”带来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专家预测的第二波疫情也在全球陆续显现。后疫情时期处理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恢复成为重点。
作为国内疫情始发地的湖北,一直致力于在稳企业、保民生、保就业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试图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来带动整个社会稳定。而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就向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印发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交通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
“要想富,先修路”,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该实施方案,主要从水运发展、多式联运、干线公路、“四好农村路”、高速公路、智慧交通、民航机场等7个方面补短板、强功能,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惠民生的交通重大项目。
实施方案分年度目标
2020年:完成交通补短板投资884亿元(其中公路水路822亿元);新增千吨级航道里程50公里;建成一、二级公路125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55公里、二级公路800公里),力争建成一、二级公路15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实施公路危桥改造1200座;力争建成高速公路370公里;全省民航运输机场达到7个,通用机场达到5个。
2021年:完成交通补短板投资887亿元(其中公路水路782亿元);建成一、二级公路1200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00公里、二级公路700公里),力争建成一、二级公路15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3万公里,实施公路危桥改造1800座;力争建成高速公路147公里;全省民航运输机场达到8个,通用机场达到8个。
2022年:完成交通补短板投资815亿元(其中公路水路765亿元);新增千吨级航道里程60公里;建成一、二级公路114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485公里、二级公路660公里),力争建成一、二级公路15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实施公路危桥改造3108座;力争建成高速公路148公里;全省民航运输机场达到8个,通用机场达到8个。
重点任务、重大项目
(一)水运发展:重点推进雅口、碾盘山、新集、孤山等汉江枢纽项目建设,谋划实施松西河、唐白河等南北大通道省际航道建设,积极开展蔡甸至兴隆2000吨级航道、兴隆枢纽2000吨级二线船闸、王甫洲枢纽1000吨级二线船闸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加速形成以长江、汉江、江汉运河为主通道,其他连通性区域骨干航道为支撑的航运体系。
(二)多式联运:重点推进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工程、汉口北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港和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粮食物流园等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顺丰武汉电商产业园和鄂州长江现代物流园等站场项目建设,加快S203黄石西塞至棋盘洲段改建工程、宜昌市猇亭区云池作业区至正大路连接线公路工程等疏港公路项目建设。力争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组织优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一批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成果和经验。
(三)干线公路:重点推进G316河谷汉江公路大桥、G207荆门市桃园至子陵段、G207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钟祥市丰乐汉江公路大桥等干线公路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通达景区公路建设,实现具备条件的5A级景区有2种及以上快速方式通达、4A级景区有1种及以上快速方式通达、其他景区通达等级以上公路,努力构建“布局完善、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干线公路网。
(四)四好农村路:重点推进乡镇二通道和乡村骨干网建设,推动公路交通与荆楚特色的乡村产业结合,支持荆楚乡村绿道创建,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桥梁基础管理数字化、危桥加固改造科学化、桥梁养护规范化,实现全省公路桥梁由应急管理转入常态管理。
(五)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鄂州机场高速公路、呼北高速宜都至鄂湘界段、京港澳高速湖北北段改扩建、武汉至大悟、燕矶长江大桥等一批高速公路和过江通道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扩容提质、内外相通”的高速公路网络体系。
(六)民航机场:全面建成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荆州机场、宜昌机场改扩建、麻城通用机场等项目,加快推进武汉天河机场改扩建、襄阳机场飞行区改扩建以及竹山、枝江等一批通用机场项目建设。
来源:湖北融媒网
责编:向丹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