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融媒网讯(向丹娇)3月21日,一网友连发数条微博维权,爆料表示自己在良品铺子购买的鸡肉肠,一打开包装袋里面竟然全是蛆。找售后维权时,客服一开始回复赔偿10元,直到该网友发帖坚持要商家公开道歉,售后才提出10倍赔偿,但要求用户删帖删评并不得再进行二次投诉,不再追究良品铺子任何责任的要求。
图源自微博维权网友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良品铺子第一次因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被投诉了,此前,良品铺子曾因质量问题多次登上质检黑榜。如面包里面吃到异物,海带变质长毛,吃到虫子等等。仅在黑猫投诉平台,截至3月23日,搜索良品铺子相关投诉达到近600条。
例如,2016年底,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的子公司四川良品铺子在邛崃临邛东街店销售的金针菇(香辣味)显示不合格。2017年初,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食品抽检中发现,子公司湖北良品铺子分装的一款原生腰果霉菌超标。2017年3月,因良品工业委托两家供应商加工生产的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湖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合计64.28万元。
3月22日,商家就员工行为道歉并表示下架相关产品。23日,良品铺子方回应称,关于该顾客反馈的低脂鸡胸肉肠有虫,良品铺子高度重视,且目前质保部门已对同批次产品进行排查,暂时未发现同类型问题发生,通过该图片核实产品变质是由产品包装破损导致,良品铺子产品均经过严格质检出库,有严格的质量保障。
而零食作为日常消费频次较高的产品,其安全问题也是消费者极为关注的,但良品铺子对这一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处理方式欠妥。
据了解,最近几年,良品铺子的广告宣传费用持续增长,2015年的6.1%到2018年上涨到了10.8%,促销费用主要包括影视作品、电视节目冠名广告以及线上佣金、平台推广费等。在促销费用占营收比重持续提升的同时,研发费用却一直保持在2000万左右。
2020年2月24日,良品铺子正式登陆A股市场。2020年3月,良品铺子成立营养研究院和产品研发事业部,搭建了一支由高等知名院校食品科学、食品营养、生物工程等专业人才队伍。但梳理财报发现,其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还比不上毛利更低的三只松鼠,从2018年开始至2020年三季度,三只松鼠的研发费用率均高出良品铺子,募集资金主要用在了营销上。
此外,良品铺子上市后,开始向部分细分市场延伸,新布局了儿童零食、健身零食、企业团购市场。
2020年5月,良品铺子作为起草制定者之一,制定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填补国内儿童零食标准缺失的空白。新标准明确了儿童零食与普通零食的区别,即适合3~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营养健康要求方面,该标准明确提出,儿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原料、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并对产品中糖、盐、脂肪的限值做了明确规定。很快,基于《儿童零食通用要求》,良品铺子上线了儿童零食品牌“良品小食仙”。根据良品铺子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公司儿童零食营收同比增长34%,增速领先其他品类。7月,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成立了4家公司。8月16日,良品铺子又推出旗下一子品牌——“良品飞扬”,主打为满足18-35岁泛健身人群的健康代餐零食需求,为泛健身人群以及体重管理人群提供高端健康代餐零食解决方案。
而在前几天,此次鸡肉肠事件发生前,良品铺子与蜂享家官宣达成10个亿的年度战略合作,两者携手登陆纳斯达克大屏。据了解,蜂享家是一个社交电商服务平台,成立于2018年6月,依托微信 小程序,品牌商品以“48小时限时特卖”的形式甩卖带货。
现在看2019年初,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提出的“高端零食”战略,“走高端需求,期望以此战略引领行业升级,而不是一味注重销量,打价格战”似乎有些讽刺。
再结合此次鸡肉肠事件良品铺子相关表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不是马上查找问题根源而是忙着危机公关,还试图用强硬语气吓退消费者。也能看出,相对于产品质量的“高端化”,良品铺子似乎更在意产品包装的“高端化”。
以“高端零食”定义自己,想往高端化发展,获得消费者信任,赢得良好口碑无可厚非,但“好东西”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在最为基本的商品品控和安全质量等方面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良品铺子真正走向“高端”还需进一步努力。
来源:湖北融媒网
责编:向丹娇
全部评论